Artemis II 登月任務最新進展:四位太空人名單與 2026 繞月目標

Artemis II 登月任務最新進展:四位太空人名單與 2026 繞月目標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公布「Artemis II」繞月任務的四位宇航員名單,預計最快於 2026 年執行發射。

這將是人類自 1972 年阿波羅 17 號任務後,再次以載人太空船接近月球軌道,並為後續的登月行動奠定基礎。

本次任務的四位太空人各具歷史意義,包括首位黑人、首位女性、以及首位非美籍宇航員進入登月任務行列,成為 Artemis 計畫最具象徵性的啟程。

Artemis II 是什麼?為何受到全球關注

Artemis II 是什麼?
Artemis II 是什麼?

Artemis II 是美國太空總署執行中的 Artemis 計畫第二階段,目標是在完成無人測試(Artemis I)後,首次將四位宇航員送入繞月軌道,並全程搭乘新一代「Orion 太空船」與「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

這不僅是繼阿波羅時代後的重大載人太空任務,也象徵美國重新將太空探索目標聚焦至月球,最終更瞄準火星。

Artemis I 成功驗證後,第二階段即將啟動

2022 年 12 月,Artemis I 任務成功完成無人繞月飛行,並安全返回地球。這讓 NASA 更有信心將人類送上類似軌道,執行載人觀測與太空船性能驗證。

Artemis II 主要目標是「繞月而不登月」

雖然這次任務尚未實際登陸月球表面,但將進行繞月飛行並在距離月球最近處以「人眼觀測」方式進行短暫表面分析,為未來任務蒐集環境與導航數據。

四位太空人亮相,各自創下紀錄性意義

這次 Artemis II 的太空人組合,充分展現 NASA 對多元與國際合作的重視。除美國代表外,還包含加拿大太空總署(CSA)所選派的代表。

Reid Wiseman:指揮官,資深太空人

Reid Wiseman
Reid Wiseman

擔任本次任務指揮官的是 Reid Wiseman,他曾擔任 NASA 太空人辦公室主任,並有國際太空站(ISS)駐站經驗,具有高度任務協調與應變能力。

Christina Koch:首位登月任務女性宇航員

Christina Koch
Christina Koch

Koch 曾創下單次太空駐站最長的女性紀錄(328 天),也是女性太空漫步任務的先驅,象徵女性參與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

Victor Glover:首位黑人太空人參與登月任務

Victor Glover
Victor Glover

Glover 是 SpaceX Crew-1 任務的飛行員,具有豐富的飛行經歷,此次將成為首位參與月球任務的黑人宇航員,意義深遠。

Jeremy Hansen:首位非美籍參與 NASA 登月任務

Jeremy Hansen
Jeremy Hansen

加拿大籍的 Hansen 曾是戰鬥機飛行員,也是加拿大太空總署選出的資深宇航員。這是首次有非美國籍太空人進入 NASA 的載人繞月任務。

任務預計時間與路線設計:2026 年起飛仍待觀察

Artemis II任務預計時間與路線設計
Artemis II任務預計時間與路線設計

雖然原定 2024 年為發射目標,但由於技術測試與後勤考量,目前預計最早將於 2026 年執行 Artemis II 任務。

這次任務將搭乘 Orion 太空船,由 SLS 火箭發射升空,進入繞月軌道並返回地球,全程約 10 天,無需登陸月面。

繞月軌道設計強調觀測與導航

Orion 將接近月球表面,在人眼可視距離內短暫觀測月面狀況,這對導航控制、通信設備與環境條件驗證具有高度價值。

返航至地球海面,驗證載人系統安全性

整個任務以太空人安全為首要目標,最後將進入地球大氣層並降落於太平洋海域,測試返航階段的隔熱、導航與救援能力。

為何先繞月不登月?與阿波羅有何不同?

Artemis II 與阿波羅有何不同?
Artemis II 與阿波羅有何不同?

許多關心 Artemis 計畫的讀者會好奇:為何不直接登月?這其實反映 NASA 當前的策略與技術需求。

首先,現階段的 Orion 系統與登月艙尚未整合完成,且未完成全面載人測試。因此,先進行一次「安全可控」的繞月,是確保未來 Artemis III 登月成功的前置作業。

阿波羅時代直攻月面,風險高但成果快

當年阿波羅計畫採取較高風險、高預算、高速率的推進方式;現今 Artemis 則更注重長期性與可持續性,並引入民間企業與國際夥伴。

未來將建構「月球軌道平台」與駐站系統

Artemis III 與後續計畫將搭配「Gateway 月球軌道空間站」與 SpaceX 的 Starship 登月艙,以實現多次重複利用與長期月球駐站。

Artemis 計畫下一步:從繞月到真正登月

如果 Artemis II 任務順利完成,下一階段的 Artemis III 將是真正的「重返月球」關鍵,目標在 2027~2028 年之間進行實際登陸。

這次預計將在月球南極著陸,並開展地質調查、樣本回傳與短期駐留任務,開啟「人類常態化登月」的可能。

屆時,Artemis 計畫將串接成從無人飛行、載人繞月、登陸、駐留、甚至火星過渡的完整藍圖。

結論:Artemis II 是新時代登月的起點,而非終點

Artemis II 並不是一場單純的繞月任務,它是一個時代的轉捩點。

四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宇航員象徵多元與合作,Orion 與 SLS 代表技術的新世代,而整個任務架構,更是太空探索「可持續化」發展的開端。

相較阿波羅時代的單點衝刺,Artemis 更強調穩定、驗證、再利用與國際共建。

這不只是 NASA 的里程碑,更是人類再次邁向月球的集體旅程。

未來幾年,全球將目睹 Artemis III 是否成功登月,也將見證人類是否真正踏上「定居月球」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